首页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500字

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500字

爱卡科技 2025-01-13 13:54: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工医生与智能医生的区别?

人工智能医生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辅助工具。与人工医生,顾名思义就是人类通过一定的培训,经阶段性临床实践后从事医疗工作。而智能医生是计算机通过相应的算法利用大数据进行一系列计算,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并提供治疗方案。

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500字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医生吗?

不太可能。虽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仍然是一个辅助工具,而不是取代医生的东西。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诊断疾病,更准确地预测治疗结果,但它不能代替医生的临床判断和人际交往技能。

医生需要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并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互动。

医生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不太可能。虽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仍然是一个辅助工具,而不是取代医生的东西。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诊断疾病,更准确地预测治疗结果,但它不能代替医生的临床判断和人际交往技能。医生需要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并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互动。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力的支持,但不能完全取代他们的工作。

人工智能会取代影像科医生还是成为影像科的辅助工具?

医学影像 AI 对医疗界的吸引力之一就在于它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医学影像的环节处于整个医疗过程中非常上游的环节,医生眼前的黑白影像世界直接决定着临床决策,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在这个环节帮助到医生确实意义重大。

在提高诊断效率的同时,医学影像 AI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早期的检出率。这一点同样是一些医学影像 AI 公司津津乐道的一件事,特别是当 AI 帮助医生发现那些险些被遗漏的病例时。

但是,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影像识别上的角色更接近于影像科医生的辅助工具而非取代他们。

为什么这么说呢?深科技就说说我们了解到的两个情况。

事实上,放射科医生在解释图像的时候,会使用到一部分图像以外的信息,例如说他们积累的临床经验或者患者之前的诊疗结果等。这些信息都非常有用,尤其是在区分类似疾病的时候。

也就是说,如果人类专家难以仅仅依靠图像就做出诊断,那么 AI 也很可能无法诊断。这也就意味着,人类专家的不可替代性依然很强。

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的影像数据集本身仍然有不少问题。举个例子,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经发布过一个名为ChestX-ray14 的数据集,这也是目前最大的开放式胸透照片数据集。

不久前,就有一名来自澳洲的资深影像科研究人员就表示,与人类医生的视觉评估相比,该数据集中的标签不准确、不清楚,并且经常描述医学上的次要发现。“我认为,这些标签无法匹配图像中显示的疾病”,他说。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数据集都有这个问题,但目前来看,高质量的医学影像数据确实难找。

简而言之,现有的图像数据集尚未能保证其准确性,而对于基于准确的数据集训练出来的AI,其结论仅源于影像而不依赖影像以外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是否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问题也存疑。

据我了解,目前医学影像上用人工智能进行诊断的案例主要是在皮肤病的诊断上,目前用人工智能的识别准确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专家大夫的诊断正确率。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疾病的诊断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开发的中国首个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对红斑狼疮等疾病及,各种亚型及类似疾病进行诊断,识别准确率高达85%以上,但是目前的识别水平肯定还是比不过有经验的医师大夫,所以我感觉辅助的成分大一点,和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都还是处于辅助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带来识别率的极大提升,那么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可能取代大夫的某些职能。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昂钛客AI专注人工智能社群的建设,大家可以关注我们!也可在看完回答后加入我们!或者给我们留言!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影像科医生,未来一段实践智能是影像科的辅助工具!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分3步,第一解释一下影像科医生是干嘛的?!第二就是来看看现有的人工智能解决了什么漾的影像科问题?!第三就是结合前面两个方面总结我们的回答!

影像科医生是干嘛的?

课本上定义影像科医生:“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做个比喻,影像科像突击小队,没有充分战场信息情况下,为大部队探听信息。扫清路障。第一时间把战场实况信息传递总部。

随意可以看到,影像科医生更多的是一个综合处理复杂的显示情况和基础医疗知识的经验工作者。他们往往很多时候需要的处理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凭经验去判断。这点跟传统的人工智能学习大量数据,凭经验做出分类和预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最起码从现阶段,人工不能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

现在已经有的人工智能影像科案例

ai看白内障

原理:

专业像头通过一下两种方法得到眼底数据:

斜照法:聚焦手电筒成45度投照于晶状体,于正面观察晶状体是否有混浊,混浊的形态和部位。通过虹膜与晶状体周边表面的投影宽窄可以了解晶状体周边表面于虹膜的间隙是否变宽,从而 判断是否存在晶状体半脱位。

澈照法:直接检眼镜距离角膜约10cm将屈光度置于+8D-+10D,正常可见瞳孔内呈红色均匀一致的反光,若晶状体混浊时可见红光背景有暗影,其形态和晶状体混浊形态一致。

如今白内障的检查已经规范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查

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医学专家的经验,然后将其经验延伸到世界各地,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角落,手机拍摄的,专业仪器拍摄的影像,都可以传输到云中,进行辅助分析获得准确建议,让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早期的预防和辅助分析建议。

可以看到不断成熟的算法,降低了传感器的要求,甚至以后手机也能方便的进行预防性检测。但是这始终是预防性的,给患者的只能是建议,当要确诊的时候还是要去正规医院。

ai检测糖尿病

根据IDF统计(如下图),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4.15 亿人,每11个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预测到2040年,全球将会有6.42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者也将达到1 .51亿。

下图为杭州公司生产的普及型眼底照相机,售价约为15万元人民币/台。目前普遍认为:1) 糖尿病患者增长远快于眼底设备的普及度。设备昂贵,欠发达地区设备严重缺乏。2) 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密集,增加医生工作负荷。一位医生会出现全负荷1000张/天眼底读片的情况,劳动强度大,断易出错。3) 不同医生读片结果往往存在差异,诊断结果缺乏定量信息。

4) 眼底读片的数据管理难,数据再次利用难。

结合前面两个方面,人工智能智能协助影像科医生进行确诊!

人工智能只能给患者意义,帮助医生减轻负担

从以上两个案例来看,人工智能大部分是再辅助诊断上面,诊断意见标注好后,还要有专业医生给出治疗意见。所以人工智能现阶段要是辅助治疗。

加入我们人工智能社群请关注我们在回答后的留言!也可也直接留言给我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工智能和医生的关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